张军,男,汉族,1996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原2015级学生,2017年9月参军入伍,服役于中部战区空军某基地,2019年9月退伍复学。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人民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义务兵”、“军旅标兵”。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每一位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都是平凡中的一员,而张军,就是一个渺小又平凡的普通学生。但他在大学时期毅然携笔从戎,用自己的热血诠释了青春内涵,也再一次证明,平凡之中亦能成就不凡之事。
初入校园,当代青年燃青春热血
回忆起过去,和其他的同学从步入大学的第一天就立志成长为一个对祖国和社会有用的人相比,张军在大学前两年的学习生活可谓是迷茫又困惑。
“道之惶惑,大圣先贤亦不能免”,更何况张军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园,他对于青春,对于生命处于迷茫的阶段。“迷茫于自己的学业规划,迷茫于自己的未来发展,迷茫于自己的整个人生。”张军唏嘘不已,“看上去懂了很多道理,但当自己在一个可以肆意生长的广阔平台上时,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军参加了学校武装部征兵宣传讲座,也跟一些退伍回来的学长学姐进行交流。当听到学长学姐描述在部队期间的经历感受时,张军热血滚烫。从那一天起,张军的心里有颗种子开始萌发,从小就想去当兵的心愿被重新唤醒,感觉到校园之外还有一片天地在等着他。“参加了几次参军入伍的讲座之后,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张军,这次你绝不可能错过。”张军握紧了双拳 “我选择不再迷茫下去,我决定参军入伍,用青春热血去寻找最终的答案。”
军旅生涯,生命之花绽青春光彩
在乘坐火车前往部队的路途中,张军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等待他的并非浪漫主义式的诗和远方,而是口口相传的高强度训练。在这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中,一次次疲惫中咬牙坚持,一次次痛苦中爆发潜力,张军痛苦并快乐着。“每一天的训练都是一次突破,每当突破时自己也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张军兴奋地说道,“这次的训练将会为整个军旅生涯以至于整个人生都留下刻骨铭心的成长记忆。”
随后是新兵到基层连队,军队里俗称“新兵下连”。正如一句老话所言: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修墙、打草、种蔬菜和葡萄,样样都需要亲自动手。当时张军也不理解,经常是边干活边在想:做这些能打仗吗?做这些我们的军队就能变强大了吗?可现在他再回想起来,才越来越能体会到这些小事足以磨人心智,才能体会到这种基层经历,尤其是这样长期的、细碎的基层劳动对于一个新兵入营,从心理层面上融入这个集体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战士的巨大价值。“劳动教育,本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张军沉浸在回忆中,不禁感慨万分。
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一位稚嫩的青年成长为人民的战士,令生命充满了不一样的色彩。正是这段军旅生涯让张军刻骨铭心,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过去浪费的青春是一件多么大的损失。“现在回想起来,参军两年的经历和成长是多么的宝贵!”张军在回忆中露出淡淡的微笑。
退伍返校,重拾课本逐青春梦想
2019年9月,张军退伍返校复学,经过两年军旅生涯的他明白了青春时光的重要性,于是从那一刻起他决心追逐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无论是凌晨三点万籁皆寂的北化深夜,还是早晨六点冉冉升起的北化朝阳,都是他追逐梦想道路上的时光痕迹。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大三学年的GPA为3.90,并顺利通过六级,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人民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在他看来,这些并不算了不起的成绩,他只是想证明北化的学子完全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每一个人完全有能力把自己做到更好。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张军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也在稳步增长。在最后的保研抉择中,他毅然选择了继续留在学校进行深造。在他看来,无论他在哪一个地方,都是祖国的一名战士,在军旅生涯中时刻准备着保家卫国,继续深造学好专业知识,为解决我国化学、化工工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题而贡献一份力量。
习主席说: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守卫。新中国的今天来的非常不容易,每一个人回首战争,是因为和平来之不易。今年也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当张军在学习抗美援朝战场上诸如上甘岭、长津湖、铁原保卫战等等经典的战例时,更加坚定了他要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决心。
在张军看来,历史会赋予每一代人各自的使命。如果这一代人生长在上世纪的中国,同样也会闹革命,同样也会求解放,同样也会搞武装斗争!不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时代,而是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这一代人也有新的历史使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会实现。
因为有梦想,生命才被赋予深刻意义;因为有追求,青春才有如山岳般沉稳;因为有坚守,最好的年华才没有被辜负。“正如习主席所言:人民军队永远都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我永远为成为其中一员的经历而感到骄傲。”当说到这里时,张军的眼中充满了坚定。这个坚毅的大男孩,将会永远坚定他的理想与信念,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中绽放出青春的光芒。